2015.3.6 星期五 惊蛰(1/3)
作品:《高三日》一
世事多变,不变的是人要吃饭。
如今亲情在不能使人获得足够的利益时俨然也成了一种负累,尤其是当这段亲情要使穷人利益受损时,亲情的羁绊就像是伤者身上的一块腐肉,去的越快越好。
一件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它的需要程度。
人们对与这种虚无的感情的利弊判断,比他们判断股票的走势都要有天赋的多,就像壁虎断尾,是天性使然。
人要是没了累赘,就能足够潇洒。
累赘可以轻易地甩掉,但在绝大多数时候,**才是他们流淌在骨子里的累赘。
何小天的姥爷终于卸下了满身的累赘,在腊月中旬时就停止了治疗。身体上了年纪,又是肺癌晚期,死亡已是无可避免,也就没有必要再和阎王爷讨价还价。
清安的乡下有一种习俗,死过人的房子三年不能住人。
大概没有什么是比死人更晦气的了。
何小天的姥爷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平日里虽然矛盾口角不断,但在父亲停止治疗之后却是难得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因为各家都不愿沾染死人的晦气,自己父亲的房子早在分家后就没了,一直是租的村子里另一户人家的,因此在他停止治疗之后就没有往回接,依旧住在医院里,倒是棺材立马就买好了。
万事具备,就等他死了。
好巧不巧,死的那天是除夕的夜里,春节晚会的歌舞都还没完六人就接到了医院的通知,说他们的父亲先完了。
于是大年初一六对夫妻们就聚集在他们父亲生前的家里举行了一场家庭会议,争论父亲死前剩下的6342块钱到底该怎么分配。
起初他们还不敢相信,父亲攒了三十年的才攒出来的二十万怎么两个月的时间就剩了个零头,就像这两个月一直靠续费才活着一样,没钱再续也就停机了。
不过还好不是欠费,没有人会跟医院计较。
这也是这12个人十五年来的第一次齐聚,上一次还是在15年前小女儿结婚的那天。
于是几人决定论功行赏,各自阐述自己在父亲住院期间的所付出的辛劳和功德,带去的礼品以及浪费的时间,还有替父亲垫上的医药费。几人各执其理,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终于大打出手,造成的损失也一度超过了6342。可见一家人终归还是一家人,只是嘴上在乎钱,行动上却是不计损失的。
人多的好处也在此体现出来,即便爹死了,家里依旧热闹。
最后那6342块钱落入了老大和老二手里。
郁结之下另外八人结成了同盟,在老三家里一起吃了一顿不太团圆的团员饭,细数了老大和老二的种种罪过和卑劣行径,纷纷谴责了他们猪狗不如的处事方式,并表彰了自己对于父亲的无私奉献。
一吐为快,这才满意的各自回了家。
何母一回家就对何父的懦弱表现进行了强烈谴责,谴责他打架时只顾拖后腿,不仅挣不到钱,还抢不到钱,简直不配是一个男人。谴责完老何又转头谴责小何,为何小天的不争气和不上进感到痛心疾首,说到委屈处更是潸然泪下,直后悔当初没送他去少林寺,不然争不到名次好歹还能争到遗产。最后冷静下来之后又握着何小天的手低头哭着求他为自己出口气,将来考个好大学,在亲戚面前抬起头来。
何小天万分悲哀,但庆幸自己是独生子。
中国的父母都认为用最不平凡的方式就可以教育出最不平凡的孩子。但悲哀的是,他们没有一个能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和短浅。
二
九点多钟,学生已尽数到齐。
二十多天的时间使众人焕然一新,正是人靠衣服马靠鞍,人要是穿的衣服好看,往往就会生出一种自己比衣服更好看的自信。
除了何小天。因为家里有人去世,不仅不能贴春联,新衣服也不能买。
但最令他悲观和绝望的却远不止于此。
人终会一死,却要在活着时被一种不可反抗的力量驱使和奴役,为了别人的利益穷尽一生,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他的父母没有给他答案,他的同学也没有,他的老师也没有。
他有疑惑,但是他不知道该问谁。
也许是他不知道该怎么问。
也许这是一个1+1必然等于2的蠢问题,可他却想不通这之间的逻辑。
作为一个学生,活着的意义就是分数,那么把分数拿掉之后呢?
他所感受到的不是一种身处于阴暗空间的狭小,而是一种没有边界的浩渺,就像身处于世界的中心,周围却是白茫茫一边,仿佛周围全是路,可他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他不知道哪里是北,不知道哪里是南,只知道起点,却看不到终点。
这里没有时间,没有方向,没有边界,也没有生命,只有他自己。
只有一种凌驾于苍茫之上的孤独。
也许世界的尽头本就是孤独。
伟大的尽头却是渺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三日 最新章节2015.3.6 星期五 惊蛰,网址:https://www.88gp.org/399/399224/153.html